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中山四路。公元前203年,秦将赵陀割据岭南,建立南越国,在都城番禺(今广州)兴建王宫御苑。南越国宫署遗址内不仅有南越宫苑,还有从秦、汉、晋、南朝、隋、唐、南汉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到民国共12朝的遗迹遗物。这些遗迹层层相叠,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。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0/w365003964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0/w365031784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0/w365048476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1/w365059604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1/w365065168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1/w365076296.jpg)
![南越国宫署遗址](https://img.qi18.com/imgbtyffwcn/656/6560/w365026220.jpg)
中国古代都是木架构建筑,或砖木结构建筑,而这里恰似罗马古城的石构建筑,在我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是独一无二的,莫非番禺时已传人西方的建筑技术?当然地面还是会有木构建筑的,不过只是西汉灭南越时已放火烧掉罢了。而曲渠湾流,隔景借景,小巧玲拢,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,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;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几何方块对称排列、一览无遗的人造园林风格(如法国的凡尔赛宫)。我们相信,这种恰似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,又结合东方的造园风格,就是南越国宫署御花苑这个全国首个宫苑实例最突出的特色。
王宫的中心是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初发掘约500平方米的1号宫殿遗址,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0年前两条南越王宫殿的“散水”,1300年前的唐代铺砖廊道,1000年前的四列南汉宫殿的“磉墩”基槽,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遗址。我们看到坑底有一行卵石铺就的石带。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、古代宫殿考古专家刘庆柱来此考察时介绍,这卵石带通常铺在古代皇宫房檐下的地面上,是用来接雨水的“散水”。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作“散水”是有阶级限制的,假如在宫殿屋檐四面地面全部铺上“散水”,是皇宫的标准,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。从这个现场看,宫殿北面和东面都铺了卵石“散水”,按照中国建筑对称的规律,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应该铺有。也就是说,这座宫殿是南越国依照汉皇宫建造的。从规模看,它可能是南越王办公的地方。刘所长认为,宫殿一定不止一个大殿,有没有类似北京的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呢?从他30年宫殿考古经验判定,现在出土的殿相当大,南边不会再有大殿,估计更大面积的宫殿应该在西面。
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
类型:古迹
游玩时间:建议3-4小时
开放时间:周二、三、四、五下午,周六全天;周日、周一闭馆整理。
门票信息:免费